腐霉枯萎病的识别与防治
多种腐霉菌侵染草坪草的根部、根颈和茎叶等部位,引起复杂的症状,统称为“腐霉枯萎病”或“腐霉疫病”,是我国江淮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草坪主要病害之一。
症状识别能侵染草坪草的根系、根颈、茎基部、叶片等各个部位,从苗期到成坪期的各个生育阶段都可侵染,而且侵染时间越早,危害越严重,造成苗腐、根腐和叶腐等复杂症状。
苗腐—冷季型草坪草在种子萌发和出苗过程中受到侵染发病,出现幼芽或幼苗湿腐,溃烂失形而不能出苗。存活幼苗的幼根尖端部分出现水浸状腐烂,并迅速发展。出苗后被侵染的幼苗,靠近地面部分有褐色水浸状腐烂,造成幼苗猝倒。发病较轻的幼苗叶片变黄,较矮,生长不良。
成株根腐—成坪后的草坪发病时,罹病植株根部产生褐色腐烂斑块,根系发育不良,病株分蘖减少,生长缓慢,底部叶长,变黄或变褐。有的病株根系外形正常,无明显腐烂,或仅轻微变色,但次生根的吸水机能减低,草坪慢性退化。但在高温炎热天气下,病株大量失水,可迅速死亡。
叶腐—在高温高湿条件下,腐霉菌活跃,其侵染活动由植株地下部分扩展到地上部的茎叶,叶腐尤为明显。病株由叶尖向下或由叶片基部向上腐烂。早晨或傍晚有露水时,拔开罹病草坪可见病株之间有大量的棉絮状白色菌丝,病叶片暗绿色水浸状,摸上去有黏滑感,并且散发出特有的鱼腥气。干热天气下菌丝体消失,叶片失水萎蔫,呈现黄褐色,病草倒伏死亡,形成形状不规则的病草地斑或枯草斑。如果持续高温高湿天气,病草地斑扩大并相互汇合,或随着流水、作业等方式迅速蔓延,形成不规则形状的大面积病草地斑或枯草斑。
腐霉病症状复杂,需仔细辨识。苗期引起的典型猝倒症状容易识别。在较干燥的条件下,腐霉病引起的根腐导致病株生长缓慢,黄化,草地慢性退化,症状鱼其他根腐真菌和某些线虫引起的症状难以用肉眼区分开,需要室内鉴定病原种类。在高湿条件下发生的叶腐较易识别。清晨有露水时,病叶以及病株之间有白色棉絮状的菌丝体,并呈现油滑的外观。有疑问时,可切取病株,放入塑料袋中,封口,置于温度较高的场所,几小时后,就会散发鱼腥味,并长出白色菌丝。
病原菌—卵菌纲腐霉属的20多种真菌都可侵染草坪草,其中主要为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(Eds.)Fitzp.,禾谷腐霉P. graminicola Subram和终极腐霉P. ultimum Trow.等。
发病规律腐霉菌可在土壤和枯草层中长期存活。土壤和病残体中的卵孢子是最重要的侵染菌源。菌丝体也可以在病株体内越年。在整个生长季节都可以发生侵染。病原菌借助病株碎片随风雨、流水,或者粘附在剪草机、其他机具和操作者的鞋靴衣服上传播。草坪中残留的上一季病株、死株,以及当季早期病株,都是重要早期传病中心,使发病区域逐年扩大。腐霉枯萎病一般在晚春、初夏发生最严重。夏季干旱时,发病受到明显抑制。高温高湿以及秋季时病情又有发展。
高温高湿有利于腐霉枯萎病的发生。气温30-35℃时,降雨多,空气相对湿度高于80%且持续高温时,最适于发病。在有利的天气条件下,腐霉菌的侵染、发病和传播的速度都很快,一夜之间毁灭一片草坪的状况时有发生。由于腐霉菌的适应性强,因此腐霉枯萎病并不局限于高温季节发生,即使温度较低,但高湿的天气延续,在5月份或9月份也可严重发生。
土壤排水不良和草坪小环境湿度过高,是最重要的发病因素。大雨或灌溉后积水的草坪,草坪中低洼淹水的地段,以及喷灌草坪的喷头周围发病都重。此外,植株过密,草坪郁闭,通风不良;氮肥用量高,茎叶柔嫩;灌溉失当,土壤紧密粘重,排水不畅等,都会加重病情。
防治方法
腐霉病是难以防治的病害,当前缺乏抗病品种,也没有特效的单项防治方法,因而防治腐霉病必须采取栽培防治和合理用药相结合的综合措施。
1、改善坪床条件:建坪之前应仔细平整坪床,覆沙或客土,改良粘重土壤;设置地下和地面排水设施,防止雨后积水,降低地下水位;合理安排草坪周围的乔木、灌木,保证通风透光良好。
2、加强养护管理:合理灌水,改进灌溉方法,采用喷灌、滴灌,避免大水漫灌;湿热季节节制灌水,减少灌水次数,以降低根层(10-15cm)含水量和草坪小气候湿度;人工除露,使叶面尽快干燥,以减少腐霉菌扩展活动;平衡施肥,避免用过量氮素追肥,既要满足草坪草的营养需求,又不能刺激草坪草夏季疯长;高温季节有露水时不要剪草,不要进入草坪,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;植株密度过大时要梳草;定期打孔或切割,减少枯草层的积累,使表土通气透水。
3、 药剂防治:发病前要喷施保护性杀菌剂(如绘绿Heritage),发病后可喷施治疗性杀菌剂(如金雷Ridomil Gold)。制定草坪养护管理月历,定期施药。也可根据天气预报,在湿热天气到来之前用内吸性杀菌剂进行预防性施药,之后再根据药效持续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药。
发布时间:2008-09-11 点击:1357 <<< 回上页